新闻中心
 
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工作要闻

辛安泉——长治人民名副其实的“生命泉”

作者: 时间:2018-06-20 08:10:18

       60多年前,在新中国建设的火热年代,在“与天同党”的太行山,国家部署了一场潞安大会战。华北煤田地质局114队(今省煤炭地质局114勘查院)在出色地完成潞安煤炭勘探任务之后,又在苏联专家断言潞安缺水源、矿区不能建的情况下,受命组建了一支水源普查分队,发扬勇敢顽强、不畏艰难、百折不挠、艰苦奋斗、勇于牺牲、乐于奉献的“太行精神”和地质队员“三光荣四特别”的精神,历时八月,艰苦备尝,最终发现了辛安泉群170多处泉眼。这是仅次于娘子关泉的山西第二大岩溶泉。辛安泉的发现,保证了潞安矿区建设,使太行深处的乌金宝藏,为托起共和国的钢铁脊梁贡献了力量,也为长治工业的发展,为长治人民的生活,提供了可靠的水源。

       辛安泉水是由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。浊漳河从西向东穿越太行山,向华北平原东流,对太行山进行了强烈的向下切割、侵蚀作用,使西流至北耽车一带河谷成为区内最低泉口排泄区,加上泉口排泄区与上游补给区高差达300多米,上游的降水渗到地下,顺岩层倾斜向下游泉口区流动,至平顺北耽车受隔水岩体阻挡,溢流地表形成泉水。泉域总面积10950平方公里,包括长治市的12个县(市、区)和晋中市的榆社县。辛安泉是一个封闭的全排泄型岩溶大泉。其补给面积达到13500平方公里,在华北地区岩溶大泉中是最大的。

       历史上,有关辛安泉的记载可追溯至唐宋年间,距今有一千余年的历史。据考证,在上世纪1920年大旱以后,辛安村附近的泉点增多、流量增加,西流、南流、王曲、辛安、石会等大泉喷涌,形成多条泉水河流,潞城市西流至平顺县北耽车的十几公里的浊漳河河谷内,大大小小的泉眼难以计数。时至今日,依然是玉泉流畅,汇集奔腾,泄入漳河。清波荡漾,潺潺涟涟的辛安泉象时间一样不知疲倦,长流不息,赋予英雄的长治市、魅力的长治市特别而又不变的神采。

《辛安泉铭》

       新中国成立,百废待兴。国家实施潞安建设大会战,探得富饶煤炭资源。惟苏联专家断言,潞安奥灰无水,矿区难以开发。公元一九五五年,华北煤田地质局二大队(现山西省煤炭地质局114勘查院)奉命组建水源分队,王学文任队长,陆远昭任普查组组长,地质尖兵翻山越岭,风餐露宿,勘四县,探百村,历时八月,发现山西第二大岩溶泉,定名“辛安泉”。嗣后,潞安矿区顺利开发,上党人民亦得饮辛安泉之甘醴!欣逢《长治市辛安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》颁布实施,特勒石铭记,垂诸久远。

长治市人民政府

山西省煤炭地质局

公元二零一八年七月一日

 (转自:长治新闻)

上一篇:辛安泉纪念标志揭幕
下一篇:参观革命圣地 踏寻先辈足迹
 
  单位地址:山西省长治市威远门北路49号   晋ICP备15004796号
山西省煤炭地质一一四勘查院有限公司  电话:0355-2612566   传真:2613005   邮箱:sx114kcy@163.com